English

“申城女雷锋”陶依嘉

1999-03-2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江跃中 本报记者 谢军 我有话说

一个平凡而高尚的女性的名字,近日在浦江两岸广为传诵。她就是18年坚持弘扬雷锋精神、真情为民作奉献的“申城女雷锋”——陶依嘉。

陶依嘉是上海市第一医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、武装部副部长、民兵营副教导员。她是南京路民兵团员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创始人;她组织成立了为民服务专柜“爱心柜”;她以她的名字命名开通了“依嘉医药热线”,为上海及全国各地14000多人次提供了服务;她从1982年3月至今,用于为社会做好事的业余时间累计达1600多天。人民群众称誉她是“南京路上的报春花”。各级组织授予她“民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”荣誉称号,两次评她为“上海市劳动模范”。她还获得其他各类荣誉80多个。

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了她许多的关心、鼓励。邓小平同志曾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过她,并与她合影留念。江泽民同志冒雨视察南京路为民服务活动时,握着陶依嘉的手赞扬她:“你们雷锋精神学得好,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!”

18年中203个为民服务日

1982年3月16日,陶依嘉带领5位民兵团员在南京路医药一店门前,推出了第一辆“义诊义疗为民服务小车”,搭起了“民兵团员为民服务台”。附近的市民见了一传十、十传百,奔走相告:南京路出了件新鲜事,不花钱可获满意服务。前来医疗咨询、测量血压以及理发、修车、磨刀补鞋的男女老少再三问:“真的免费服务吗?”陶依嘉微笑着回答:“今天是学雷锋奉献日。”人们点头赞许:“雷锋精神回来了。”

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,从这一年的6月开始,南京路民兵团员为民服务日固定在每个月的20日。对陶依嘉来说,这一天是神圣的,雷打不动的,在18年的204个“为民服务日”里,陶依嘉参加了203个,只有一次没有去,那是因为生小孩,可当孩子一满月,她又精神抖擞重返南京路为民服务。每逢活动日,她清晨5点钟就把酣睡中的女儿抱起,背上尿布、奶瓶,转3次车赶到南京路。由于单位附近的托儿所尚未开门,她就把女儿放在服务摊点旁的纸箱里。“为民服务”活动开展后,也招来不少冷言冷语,甚至讽刺挖苦:“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还学雷锋,有本事去赚钞票、当老板。”有的甚至说她“图虚名、装样子”。面对冷嘲热讽,她丝毫没有动摇、退却。

“爱心柜”与“医药热线”

除了坚持参加每月一次为民服务活动外,陶依嘉弘扬雷锋精神的形式、内容是多样而扎实的。她常说:“时代在变化,我们学雷锋的活动方式也要创新、变化。”

她在商店设立了全市第一个“民兵爱心柜”,实行挂牌服务,她和同事发扬“小病当医生、大病当参谋、重病当亲人”的优良作风,立足柜台学雷锋。家住董家渡路的沈老太因患眼疾急需购买一种药水,她在孙女陪同下跑遍了本区所有药房,都没有如愿,当她来到“民兵爱心柜”时,柜台也缺货。当时正值陶依嘉在柜台服务,她一面安慰老人,一面请她把家庭住址留下来,表示尽快帮她买到。老人将信将疑地走了。陶依嘉当即与有关业务部门联系,在两天之内设法买到了这种眼药水,当天晚上8时多,陶依嘉按址找了个把小时将药水送到了老人的家中,老人感动得连声道谢。

1997年11月,在公司领导的赞同下,以陶依嘉名字命名的“依嘉医药热线”开通了。热线设有医药咨询、邮购托运、送药上门等8个服务项目,不仅有“63224457”这条电话专线24小时服务,而且还上了“因特网”。陶依嘉为热线制定的宗旨是:服务人民,奉献社会。家住郊区的盲人法振龙,通过热线要求帮他试用助听器。陶依嘉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和热线组的同志换乘四辆公交车赶到他家。在得知老夫妻俩都双目失明、家里经济拮据的情况后,陶依嘉自己出钱买了助听器送给老人。老人紧握她的手说:“我一个电话,你们就大老远赶来,真是活雷锋啊!”去年8月10日,吉林省临江市教委给热线打来紧急求助电话。原来,临江市有5位教师因吃蘑菇中毒,生命危在旦夕,急需60支“二液基丙烷磺酸钠针剂”用于抢救。情况紧急,刻不容缓。陶依嘉立即和市医药公司等单位四处联系,自己掏钱买来药品后冒着高温天气直奔虹桥机场,委托上海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将这救命药火速运往北方。当晚,药品就送到了目的地,5位教师转危为安。有位韩国友人在网上看到这条热线后给陶依嘉打来电话,说急需购买治癌药物。陶依嘉根据对方提供的病情,跑了多家医院咨询,把他急需的药物空运过去。韩国友人迅即通过电子邮件发来感谢信,他说,我亲身感受到,这不同于一般商业行为,是一条“爱心热线”。“依嘉热线”跨越时空、地域,其影响已超出国界。

关心照顾十多位老人

陶依嘉为社区送温暖,为资助困难群众和公益事业同样是执着的,无私的。1993年9月,她和南京路生活困难的朱伯伯、吴妈妈认了亲,平时每月从工资中抽一部分给老人贴补生活,逢年过节除了送去礼品再给予一定资助。后来,朱伯伯得病不治,临终前却不肯闭眼,吴妈妈说:“你放心走吧,依嘉会照顾我的。”朱伯伯这才会心地闭上了眼睛。陶依嘉拿出家中部分积蓄料理老人的后事。为了让吴妈妈安度晚年,陶依嘉常把她接到自己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。像这样受到陶依嘉关心照顾的老人有十多个,他们总说:“依嘉真比自己的女儿还亲。”陶依嘉还热心支持“希望工程”,资助困难学生。她和湖北省通城县黎大星同学结对,为他解决了1年级至6年级的学费,每年还给他寄去学习用品。

有人说她是傻子,不懂钱的价值。其实,她的家庭并不富裕,同样需要钱。在装修居室时,她家把积蓄全凑上还不够,就连女儿的储蓄罐都打碎了。一部建国以来所有邮票都齐全的邮册,是丈夫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而成的,但他狠狠心把它卖了。丈夫知道她有一笔心爱的“为民服务基金”,那是18年来各级部门嘉奖她的奖金。她专门用于资助那些素昧平生的困难者。这笔基金用到现在,已花费18000元。丈夫对此充分理解,说:“这些钱是党和人民奖给你的,应该用于人民。”她为有这样通情达理的丈夫而自豪。

用真情播撒学雷锋的种子

“我们共产党员好比是播种机和种子。我要用真情去播撒学雷锋的种子。”陶依嘉是“种子”,萌发在春天,如今,报春花迎来春色满园。从她和民兵们推出第一辆为民服务小车以来,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从南京路传播、延伸,到今年为止已有50万人次参加“中华第一街”为民服务活动。陶依嘉担任了多所学校的“校外辅导员”,长期坚持向学生、团员宣传雷锋精神,介绍自己弘扬雷锋精神的做法、体会。她还深入工厂、街道、部队、商店,做了近百场学雷锋报告,听众达5万多人。针对少数青年所持的“前途前途,有钱就图,理想理想,无利不想”的糊涂观念,她以自己学雷锋的实践,传播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说明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,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,而且更须发扬光大。她说: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。我做好事是为困难者雪中送炭,送去的不是个人恩赐,而是党和政府的温暖。”真情为人民,奉献无止境。陶依嘉的思想境界在弘扬雷锋精神中升华、闪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